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前滚翻

二年级上册    第三章 支撑、悬垂、滚翻 第五节    北京出版社

前滚翻

动作方法及要点

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重心前移的同时,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立。

【要点】

蹬地有力,滚动圆滑,滚成直线。

教学策略

首先安排学生复习一年级学过的滚动、滚翻动作,注意要求学生滚的方向正、滚得圆滑,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含胸、团身”的意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比如易犯的错误有:滚歪,滚不圆,身体叠在一起,滚翻后起不来等等。根据错误动作出现的情况,可以采取从三层叠在一起的垫子上开始向下做滚翻;通过做“小摇篮”(前后滚动)和“滚下坡”(从斜坡高处向低处做滚翻)练习;或者采取“滚上坡”的方法(从斜坡低处向高处做滚翻)等进行纠正。可以采取个别辅导,也可以抓典型使所有学生加以注意。学生基本掌握动作以后,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改变开始姿势和结束姿势,进行前滚翻技术的发展性练习。注意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保护和学生间的相互保护,确保安全。

示例一:前滚翻的变换性练习

前滚翻的变换性练习是在学生基本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后,为提高学生学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而进行的创新性的学习。

(—)教法提示

1.两手握踝的前滚翻:两手握住踝关节开始的前滚翻练习。

注意强调用力蹬地、提臀、含胸低头。开始可在学生的相互保护和帮助下进行练习,逐渐要求独立完成。

2.上一大步的前滚翻:如图3—5—1所示,上一大步,上步腿屈膝蹬地,另一腿高摆起开始的前滚翻。

要求学生摆动腿的速度不要太快。练习时可先采用两腿蹬高垫子,再蹬低垫子进行练习的前滚翻(如图3—5—2),让学生体会摆动腿的速度和快速跟上体及快速并、收腿。

3.前滚翻单腿起:如图3—5—3所示,滚翻后,一脚着地,抬上体同时,控制着另一腿不下落。

 

开始练习时,减慢滚翻速度,允许上举腿稍有下落。另外可以做一些辅助练习,如下蹲举起一条腿等控制练习。

4.前滚翻接纵跳接前滚翻:如图3—5—4所示,前滚翻后,紧接着跳起,落地时膝关节有弹性地弯曲,迅速接前滚翻。

 

前滚翻接纵跳,如学生开始掌握不好身体平衡,可以前滚翻成蹲撑接前滚翻,逐渐提高要求。跳起时,可加头上击掌或跳起分腿等,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

改变前滚翻开始、结束姿势和动作结构,进行前滚翻技术的发展性练习,目的是巩固提高滚动、滚翻的质量,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建议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尝试练习。

(二)教学建议

1.进行前滚翻变换性练习时,不应操之过急,要在基本掌握前滚翻动作的基础上进行。

2.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创或结伴创新,并给学生搭建展示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3.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学练氛围。

4.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注重头颈及手指、手腕、膝、踝等关节的活动,以免发生由准备活动不足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示例二:连续前滚翻

连续前滚翻是在能较好地完成单个前滚翻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性练习,通过练习可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及掌握动作的节奏,提高学生的定向及平衡能力。

(一)教法提示

1.沿垫子上的标志线进行前滚翻练习。

【要求】

(1)滚动圆滑、连贯。

(2)滚成直线。

2.适当加大蹬地力量的前滚翻成蹲撑练习。

【要求】

成蹲撑时,两手撑在前面有小手印的标记上。

3.慢速进行两个前滚翻练习(可按教师的口令集体练习)。4.在保护帮助下练习。

保护帮助方法:保护帮助者蹲或单膝跪于练习者的前侧方(两个前滚翻的连接处),当练习者收腿时,一手压小腿,另一手扶肩,帮助成蹲撑(两手撑在体前),并顺势帮助前滚做第二个前滚翻成蹲立。

5.独立完成。

(二)教学建议

1.进行连续前滚翻教学时,不宜急于求成,要遵循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尽量做到环环相扣。

2.由于二年级学生的体育基础及本体感知能力还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标记来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要使学生清楚两个前滚翻结束时的不同姿势及要求。

单元计划  连续前滚翻